首页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新闻 > 正文

“哲学: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公共教育”专题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04 21:37 | 阅读次数:

1029日,由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永利集团哲学书院联合举办的“哲学: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公共教育专题研讨会”正式举行。本次研讨会采用与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全方位交流学习的方式,是永利集团哲学书院第四届哲学与通识教育工作坊理论与实践的新形式。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吴晓明、孙向晨、袁新,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尤西林、袁祖社、丁为祥等来自两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议程分为大会主旨发言及五场专题发言。

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经理、哲学系主任张双利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及主旨报告。永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经理刘冬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刘书记向本次会议克服重重困难而如期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与各位师生表示敬意与感谢。他谈到,一直以来,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与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有着广泛的交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陕师大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师生有不少来自复旦或升学复旦,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吴晓明、孙向晨等10多位知名专家也多次莅临陕师大,增进了彼此的学术交流,传播了哲学前沿思想。永利集团哲学书院在创办之时,就吸取了许多来自复旦大学的成功经验。本次专题研讨会更是为两校交流合作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期待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能在团队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提升、公司产品改革、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拓展等方面给予陕师大哲学学科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希望两个学院能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进一步深化两院合作,寻找更多、更深入、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合作领域和合作方式,开启两院合作新篇章。

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经理、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教授做了题为“哲学: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公共教育”的主旨报告。孙老师指出,哲学教育具有强调反思性、批判性、逻辑性的基本特点,哲学素养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通过哲学教育任务分解,复旦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链条的哲学教育,辐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公共教育三个领域,课程设计强调系统性、模块化,五大本科方向各具特色。复旦依托高水平团队保障育人质量,注重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相互助益。在哲学教育举措及成效方面,复旦七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均有哲学教育元素,突出“一本书主义”的教学思路,同时也注意实践的培养,重视员工的经验感与实践感,培养员工的问题意识,在课程与教材方面都获得了诸多奖项。另外,复旦哲学的公共教育面向校内非哲学专业员工、中小学、社会人士三个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影响广泛。

永利集团资深教授、通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尤西林发表了题为“作为哲学的通识与作为通识的哲学——哲学书院的教育定向的主旨发言。尤老师以文理学院为引入,从词源的辨析着手,围绕着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哲学的综合特性,对永利集团哲学书院以专业性“哲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可能性,即哲学与通识如何达到互动统一进行了说明。同时,尤老师也强调,哲学书院要戒防变为“哲学预科”,书院的教育应该是哲学化的通识教育和通识化的哲学教育。他以“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大学课程为例,详细阐释了哲学对各门专业课程提供的深度综合通识理解。其次,尤老师详细说明了哲学与通识的积极互动。哲学化的通识教育是一种功夫式的涵养教育,通识化的哲学教育是基于主体自身的生存处境,激活书面哲学知识的课题情境,哲学书院的教育是双向的还原。

主旨报告环节结束后,由两校20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五场主题发言正式拉开帷幕。

上午第一场主题报告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经理石碧球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吴晓明教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袁祖社教授两位老师进行主题发言。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吴晓明老师带来了题为“复旦大学哲学公共教育的探索”的报告,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探索进行了展望。吴老师从“大学”承担的任务切入,认为今天的大学需要哲学的综合性。在哲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上,哲学承担着综合的任务,通识教育要承担知识从长期以来的学术状态摆脱,并开始获得自我主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需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吴老师强调,中国传统要在历史性实践的转变过程中,也在知识体系的转变过程中,真正得到复活与重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仅是有中国色彩、元素、内容,而是摆脱学徒状态,在自己的传统中生根,并获得自我主张。

永利集团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经理袁祖社教授以“理念贯通、学理契通、价值融通——学科制书院与哲学教育观念变革新识”为题做出了报告。首先,袁老师对哲学书院的基本情况和目标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袁老师分三个部分阐述了永利集团哲学书院建设背景及其建设意义。他指出,在“新文科教育”理念指导下,现代哲学教育呼唤“大哲学观”;在现代大学分科教育背景下,哲学书院作为国内首家学科制哲学书院通识教育进行了专业融通与思维创新的探索。新时代哲学书院与哲学教育的使命担当是守护大学的生存之本、立身之根和价值之魂。

上午第二场主题报告由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经理林晖教授主持。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张双利教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尹兆坤副教授、丁为祥教授三位老师进行主题发言。

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经理、哲学系主任张双利教授以“哲学公共教育本科教学体系建设——非专业员工哲学能力培养之复旦模式”为题展开报告。张老师从成果简介、所解决主要问题、成果创新点、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四个方面对复旦大学的哲学通识教育进行了详实的报告。他指出,哲学教育能够帮助非哲学专业的员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面对真实问题的综合理解和判断能力。“新文科”教育背景下,“新理科”、“新工科”人才需要有哲学教育给予的综合能力,才能成为引领性创新人才。以此为基础,复旦大学搭建了国内首个哲学公共教育体系,通过这个三阶两维的课程体系,在不增加学分的前提下,设置有梯度的体系结构,使员工们获得学习的纵深感。随后,张老师展示了经过20多年的建设后形成的哲学公共教育复旦模式所取得的优异教学效果。

永利集团哲学书院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尹兆坤副教授做了题为“永利集团哲学书院哲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尹老师从理念与性质、组织与师生、教学、第二课堂、规划与展望、问题与困难六个部分出发,对永利集团哲学书院的哲学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进行了介绍。首先,尹老师从古今的哲学与通识教育理念引入,以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弊端、哲学教育的优点与弊端为切入点,对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作为哲学教育的可能性进行了说明。接着,尹老师对哲学书院的愿景以及书院的组织架构进行了生动地展示与介绍,并详细介绍了书院的全程导师制及四届招生情况。尹老师还对书院的“五大模块”课程体系建设、创新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特色助教研讨制度、星空大讲堂、“哲学与通识教育”主题工作坊、游学会讲、文化节、师生茶叙等丰富的书院活动进行了展示。

 

永利集团关学研究院经理、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教授丁为祥老师以“诵读、对话、讨论——书院教育对知识传授教育的纠偏与补充作用”为题,从一线教师角度谈哲学通识教育、哲学专业教育的切身体会。首先,丁老师就哲学书院员工与哲学本专业员工的哲学学习进行了对比。丁为祥老师在哲学书院开设了《传习录》导读课程,他表示书院非哲学本专业的员工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然,没有哲学本专业员工的匠气。其次,丁老师由书院的通识教育以及在员工对比中受到的启发展开,对自己在书院通识教育中的三种创新教学方法,即诵读、对话、讨论,进行了介绍,以此三种方式达到完成员工学习的兴趣与自主选择转向的目标,不让员工不被知识牵着走,通过文本的对话让员工根据其兴趣展开学习。最后,丁老师还表示,书院的通识教育也启发他进行了对哲学专业课程的调整与改进。

第三场主题报告在下午进行,由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经理李敬峰教授主持。来自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郁喆隽副教授、郭晓东教授、刘丽华主任与来自陕师大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宋宽锋教授等四位老师围绕哲学通识教育展开讨论。

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宗教学系副主任郁喆隽副教授结合经典个案,带来了题为“经典文本的语境化与反身阅读——以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为中心”的报告。郁老师结合通识课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介绍了哲学通识课程授课的组织经验,他说明了哲学学习语境化与反身性两种经典研读方法:语境化指将经典文本放入到它出现的具体时代背景中去,还原其作者的思想历程、对时代和环境的感受以及当时需要面对的主要内外问题。反身性指让当代的阅读者能够将自己“代入”到经典文本的问题意识当中去,并自觉地尝试用文本中的思想资源和思路去理解其自身的处境,解决自身所处时代的问题。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宋宽锋教授带来以“经典文本的祛语境化解读与哲学通识教育的方式探求”主题报告。宋老师结合通识课程“《正义论》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授课经验,探讨经典导读如何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宋老师提出,文本解读有四种方法:心理重建、语境重建、祛语境化、再语境化。在通常的文本解读中祛语境化的方式使用占比更大,而在通识教育中强调祛语境化的原因,对非本专业同学无法要求系统化的哲学教育,并且无法预设员工在上课前所学的知识内容。因此需要在对文本进行解读后再进行简化,把握文本所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员工可以随时进入名著的思想框架之中。同时,可以通过思想实验的方式,在教育中结合日常生活的政治思考。

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郭晓东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谈谈通识课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以《春秋》三选传读为例”,郭老师首先对《春秋》文本的优点进行研究与讨论,他指出,孔子的另一经典文本《论语》往往会被人认为过于平实,同时教训的意味太强,容易引起年轻人的逆反心理。而《春秋》则透过历史的语境进行文化的教育,相比《论语》对于员工更容易接受,并且在讲读中能够将春秋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呈现。接着,郭老师讲述了作为通识课程需要把握的三个原则:要重视文本所带给的知识性、专业性、开放性。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刘丽华老师从从通识课程的教学、管理、建设的角度展示了复旦大学哲学通识教育的特色,刘老师的报告题目为“复旦通识教育哲学板块的设计、运行及保障”。刘老师指出,复旦通识教育建设分为三大层次,分别为价值层次、视野层次和能力层次,哲学教育在复旦通识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接着,刘老师展示了哲学通识课程建设措施,包括:严格新课选入、推动大纲改革、建立教师共同体、开展小班研讨、加强通识写作训练、注重员工反反馈等六个方面。同时,刘老师展示了复旦通识游学课程相关经验,希望将第一课堂教学很好的延展到第二课堂中来,并且很好地反馈给第一课堂。

第四场报告由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刘丽华老师主持,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姚宁远副教授、徐波副教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王辉副教授三位老师进行主题发言。

姚宁远老师带来了题为“数理逻辑跨学科学程建设”的报告,全面展示了数理逻辑跨学科学程建设经验。姚老师指出,数理逻辑学科具有“难、冷、僻”的特点,因此跨学科学程建设有一定困难,例如专业教师数量少、分布稀疏;专业教师数量少、分布稀疏;学习时间精力投入多等。随后,姚老师结合复旦大学2+X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探索实施数理逻辑学程跨学科培养方案。他指出,数理逻辑跨学科学程主要内容包括:整合已有跨学科资源,设计的学程课程;每年举办数理逻辑暑期学校;举行的研究导向型迷你课程;以前沿研究的宣传、普及为导向的“逻辑周”活动;员工主导的研讨班等。

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教授、经理助理徐波老师展开题为“哲学公共教育与本科生2+X培养方案”的报告,为我们介绍了复旦大学哲学的公共教育和2+X的培养方案的融合。徐老师指出,复旦大学2+X培养方案中的“2”指专业培养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X”包括专业进阶、专业研讨、荣誉课程等多种培养方案。复旦大学通过三阶课程体系与“2+X”培养体系为员工提供多元的发展路径,让每一位员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路径。同时鼓励同学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他强调,2+X培养方案注重全过程综合能力提升,培养员工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哲学系主任王辉副教授做了以“哲学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反思”为题的报告。王老师首先对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学业指导的工作流程以及哲学新文科实验班培养方案进行了介绍。接着,他对目前探索中的困难作了相应的反思和总结:新文科实验班固化还是打破了原有壁垒?如何建立跨学科的交叉新态?同时指出,哲学新文科实验班面临员工课时量过大、员工选课较为分散等问题。最后王辉老师就哲学通识教育提出并讨论了“哲学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关系如何处理得当?”“如何处理教师引导的交叉和员工自发的交叉之间的关系?”“哲学教育如何面对现代的学术工业机制?”等问题。

第五场报告由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徐波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袁新、林晖教授和永利集团哲学书院王文琦老师分别对面向社会人士的哲学教育、中学的哲学教育、哲学公共教育的探索等问题展开报告。

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分党委书记袁新老师的报告题目为“面向社会人士的哲学教育”,他指出,“复旦哲学课堂”秉承“守护思想 引领时代”之宗旨, 牢记“哲学+的时代,天才为之责任”的使命。“复旦大学女性智慧提升课程”(馨然荟)是沪上首家高校女性课程品牌。以课堂教学+实修体验为主,每月集中学习2(周五及周六),学期一年。由女性自主报名,经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审核后发录取通知书,完成全部课程后由复旦大学颁发结业证书。袁老师指出,从2000年开始,通过开设复旦人文智慧课堂、哲学课堂等方式,面向社会提供了各类高水平哲学课程,受到广泛好评。

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副经理林晖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中学哲学教育的探索与推广”。林老师在报告中介绍了复旦大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长宁区复旦大学中学哲学教育基地”、兴趣类哲学社团、中员工哲学暑期课堂等形式的实践探索工作。同时对教育哲学研究中心的国际交流、中小学调研等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与展示。

永利集团哲学书院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王文琦老师对陕师大哲学公共教育的探索经验进行报告,报告题目为“哲学公共教育的探索与反思”。王老师指出,陕师大哲学公共教育主要依靠关学研究院和哲学书院两翼齐飞,关学研究院提供学术指导和教育输出,哲学书院负责实践推广与人才培养。同时辅之以线上通识课程、学术讲座的方式的推广传播。最后,王老师做出了对哲学公共教育发展的思考,指出一方面要重视道、政、学的融合,另一方面要探寻与开发教育之外的教养和教化功能。同时,王老师认为纯学术的研究可能无法完全深入哲学家人生哲学的堂奥,需要借助文化上潜移默化的力量。

会议最后,复旦大学公司党委书记袁新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袁老师高度赞许哲学教育相关会议的开展,并且展望未来哲学教育的发展。在闭幕式环节,石碧球老师、徐波老师以及赵卫国等老师对本次的会议发表感想,表示期待更多线下的交流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并拓展了本次专题研讨会的内容,带给大家极大的启发。永利集团诸位与会老师们再次感谢复旦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每位嘉宾们的精彩分享,师生们也在云端讨论区纷纷致谢,本次专题研讨会圆满结束。